玉石手表瑪腦裝飾品中的佛家喻意瑪瑙飾品中我們常見的有吊墜飾品有觀音和佛,在瑪瑙玉飾品中流行的一種說法就是”男戴觀音女戴佛“,在瑪瑙玉飾品吊墜中為什么要“男戴觀音,女戴佛”?經考究,這句話卻實有一定的含義,這還得從佛教中的觀音和佛說起。
觀音和佛都是來源于印度佛教。觀音,又名觀世音,意思就是世間一切遇難眾生只要發聲呼救,觀世音就會及時觀其音聲而前來相救。因為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拯救一切苦難眾生,故其全稱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后來因為避唐太宗李世民諱,略去“世”字,簡稱“觀音”。
觀音在印度佛教中是男身的,大約在魏晉時期傳入中國時,觀音還是以“偉丈夫”的形象高坐佛殿神堂,如梵僧觀音形象。在甘肅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和南北朝的木雕中,觀音也都是以男子漢形象出現,嘴唇上還有兩撇小胡子。但到后來,逐漸被演化為女性形象。這主要是在中國民間流傳的觀音,已經不是純粹的佛教觀音菩薩了,而是佛教文化與中國道教文化的融合。可以說,是把佛教觀音菩薩與道教的王母娘娘有機的結合了起來。尤其是唐朝武則天的掌權以后,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給觀音逐漸融入了母性慈愛的一面,使之逐漸演變為非常秀美嫵媚的女菩薩形象,如水月觀音形象。在中國也流傳有觀音為妙善公主之說。因此,目前在中國觀音主要是以女性形象出現。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易經中,十分強調陰陽平衡。既然有了信奉的女性的觀音,必然要有一個信奉的男身的神來與之相對應,在佛教中也是非佛莫屬了!因此選擇了以樂呵呵的彌勒佛為形象。“彌勒”是梵文 Maitreya 的音譯簡稱,意思是“慈氏”。據說此佛常懷慈悲之心。而現在的笑口彌勒佛形象,其實也不是印度佛教中的“彌勒佛”,而是在中國按照一個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契此是五代時明州(今浙江寧波)人,又號長汀子。他經常手持錫杖,杖上掛一布袋,出入于市鎮鄉村,在江浙一帶行乞游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且言語無常,四處坐臥,能預知晴雨,與人言吉兇頗為“應驗”。因其總背一布袋,故也被稱為“布袋和尚”。
在瑪瑙玉石佩戴中“男戴觀音女戴佛”的觀念,首要的是與我國道教和易經中推崇德陰陽平衡息息相關。男性屬陽,女性屬陰;相反,觀音為女性屬陰,佛為男性屬陽,故“男戴觀音女戴佛”可以使佩帶者身體陰陽搭配,達到陰陽的平衡的效果。從中國的傳統文化觀點看來,陰陽之道就是宇宙萬物的化生之道,陰陽流轉、陰陽交感就是宇宙自然生生不息的內在本質,是人體生命運動的內在機制。因此,不管是修生還是養性,都需要達到陰陽的平衡,進而達到身心和諧,天人合一的境界。
男子以事業為重,情緒受外界工作環境的影響較大,性情比較反復。觀音心性溫和、儀態端莊,男子佩戴觀音,增加了一份平和,一份穩重,以助事業一臂之力;同時,“觀音”的諧音為“官印”,這與中國傳統的“封侯掛印”、“升官發財”思想相對應,也是人們對事業前程的蒸蒸日上、飛黃騰達的良好期望。
深圳金玉尚品珠寶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聯系人:陳先生
電話:13713728960 0755-28248162
郵箱:175265134@qq.com
網址:www.necesitounprestamo.com
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園山街道長金路26號B棟507